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

睡蓮

傍晚買菜時見到一把半開的睡蓮,五朵,紫、黃、粉紅,姿態美麗,花心還散放出香氣。賣的人說謝了之後可以從靠近蒂頭的地方切下來吃,流出來的汁液是膠原蛋白可以抹臉。又香又美又可吃又可做保養品,當然要帶回家。
睡覺前睡蓮合了起來,小傢伙很驚訝。不然怎麼叫「睡蓮」?睡蓮都睡了還不乖乖去睡覺?
早上小孩起來,陽光照進屋內,粉紅色的睡蓮開了一點點。睡蓮也醒了。小孩特地過去打招呼:「小睡蓮,早安!」
五朵睡蓮漸漸綻開的早晨,真好!

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

菜市場梨子湯


在菜市場看到一斤十元的粗梨,立刻被吸引。旁邊一個媽媽說趕快多買幾個,煮梨子湯很好喝,加冰糖再加點水放電鍋燉就可以了。賣梨子的老闆娘說不用放水,兩個人小小辯論了一下。結論應該是想多喝點湯就加水,不想喝太多湯就別加水喝原汁。
一起上市場的小孩對「阿姨教媽媽煮梨子湯」這件事印象深刻。其實在傳統市場這是常見的情況,只要問一聲怎麼煮,老闆和買菜的客人都會提供食譜。這就是傳統市場的人情味。
秋天天氣變涼了容易咳嗽,還好梨子上市了,多喝點溫熱的梨子湯吧。

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

夏日麻芛(ㄨㄟˇ)湯

今年夏天,喝了生平第一碗麻芛湯,也煮了生平第一鍋麻芛湯。
為了找麻芛,跟著朋友在台中南屯市場繞了好一大圈一攤問過一攤,有的說沒有,有的說賣完了,明天請早。終於在不知第幾攤找到了麻芛,開心地問價錢,差點驚倒。一斤麻芛竟然要兩百元。特地來買的,還是全買回家了。還好麻芛「輕秤」,一大袋還不到一斤。老闆說:「我煮的麻芛湯很好喝喔朋友買了一碗,果然蠻好喝。不過生平第一次喝麻芛湯,實在也不知道好喝的麻芛湯嚐起來該是什麼味道?
買回家的麻芛是一堆葉子,要搓洗。這工作最適合交給小孩做。小孩努力地搓呀揉呀,麻芛流出又綠又黏稠的汁液。要搓揉到什麼程度呢?據說是愈爛愈好。小孩當然沒多少耐力,沒多久就問好了沒?還沒還沒,還不夠爛。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呢?平常把東西弄爛了總是要挨罵,只有麻芛是搓得愈爛大人愈稱讚,快點玩吧!小孩覺得有道理,繼續搓得更爛。把麻芛浸在水裡搓洗,汁液太濃稠了就換水。換水的時候搓爛的葉子隨水流出去,小孩建議用漏勺接住,效果不是很好。後來才發現應該用有細孔的袋子裝麻芛搓洗。搓到兩個人都沒力氣了,也只好算處理好了。
和搓揉麻芛比起來,煮麻芛湯簡單輕鬆。地瓜切塊加水煮滾,再加小魚乾和麻芛進去,邊煮邊撈浮沫,大概半小時就完成了,沒加鹽。自己嚐嚐,和市場老闆煮的差不多,應該算成功了吧?小孩說不要加小魚乾味道應該會更好。有機會再試試吧。
這麼麻煩的湯,若非不得已會有人想煮嗎?據說麻芛養顔美容對身體好,有機會煮還是別怕麻煩吧。半斤麻芛就可以煮好大一鍋,一次搓洗多一點冷凍起來,隨時可以煮,也不會太麻煩。
麻芛是夏天特有的食物,做成夏季冷湯喝應該也不錯吧


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

杉林溪牡丹

為了李白〈清平調〉的「一枝紅豔露凝香」,為了李商隱〈牡丹〉詩「垂手亂翻雕玉珮,折腰爭舞鬱金裙」,為了蘇軾〈雨中花慢〉(今歲花時深院)的「國豔帶酒,天香染袂」,更為了朋友說「牡丹的美是拍不出來的,要親眼看才知道」,三月底特地上杉林溪看牡丹。
山路上的霧濃得極美,也濃得怕人。杉林溪一樣在雲霧裡,真正是「霧裡看花」。說實話,看到牡丹園的第一個感覺是失望。牡丹竟然是一棵一棵種在花盆裡,像花市賣的玫瑰盆栽。繞了一圈,妹妹說牡丹花像一坨坨的衛生紙,尤其是白牡丹。原來會得到這樣的形容的不只杜鵑花。小孩加上另一個形容:牡丹花心像蛐,整朵牡丹就像包著蛐的衛生紙。這不是比杜鵑花還慘嗎?老公說牡丹太濃妝豔抹了,含苞待放看起來還不錯,盛開就不能看了,不如玫瑰。千盼萬盼的牡丹啊……
仔細看,牡丹真的是很美的花,花瓣紋理細緻光彩流溢,而且那麼大一朵!葉子的形狀也相當別緻。有香味嗎?聞不出來。牡丹的美確實不容易用相機拍下來,因為花的光澤是流動的,拍下來就死板了。
雖然不免遺憾,離開牡丹園還是依依不捨。小孩對牡丹沒興趣,離開杉林溪卻一樣是依依不捨,說杉林溪兩天是玩不夠的因為杉林溪有超級好玩的大瀑布、豐富的生態,還有甲蟲展示區吧。聽說秋天的杉林溪還有美麗的螢火蟲

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

公園沒有人打掃就是那麼乾淨

看繪本《地下花園》,問二年級的小朋友,生活中有哪些人在默默地付出,讓我們有舒適的生活環境?例如,小朋友常到公園玩,是誰讓公園保持乾淨?好些小朋友說公園沒有人打掃。雖然也有小朋友說看過有人打掃公園,認為公園沒有人打掃就是那麼乾淨的小朋友仍然不少。
如果兩天不打掃教室,小朋友不掃,老師也不掃,教室會是什麼樣子?小朋友說變成垃圾堆。那誰維持校園的乾淨呢?小朋友說哥哥姐姐。如果兩天沒有人打掃校園呢?小朋友說變成垃圾堆。那麼,公園每天有那麼多人去玩,如果沒人打掃,為什麼不會變成垃圾堆?
感想一:讓小朋友負責清掃整理自己的教室和校園是必要的。
感想二:寒暑假應該讓小朋友去觀察有多少人在清理我們的生活環境。
感想三:媽媽別在小孩看不到的時候煮飯掃地刷馬桶,多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吧。家事是全家人的事,還是等小孩在的時候和小孩一起做比較好。

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

鳳梨布

在書上看到從前台灣曾經有鳳梨布,是取鳳梨葉的纖維織的布。要織布要用沒結果實的鳳梨植株的葉子,用碗刮出纖維之後要反覆泡水、晾晒。剛好要修剪陽台上的鳳梨盆栽,特地留了幾片葉子刮刮看。果真有又細又直的纖維,只是太短了,而且一不小心就糾結在一起。這樣取絲織布,真的是「半絲半縷,恆念物力維艱」。
跟媽媽說起書上說以前有鳳梨布,媽媽不知道有這件事,只是忽然想起以前的鳳梨,抱怨:「對呀!以前的肉聲鳳梨,葉子好長。現在的鳳梨葉子只有一點點,想找一隻葉子漂亮一點的來拜拜都找不到。品種一直改良,也不知道好不好?」難怪以前的鳳梨葉纖維可以織布。